近日,中国翻译协会2024年度优秀译者评选工作落下帷幕,我校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泰语系房英教授荣获“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以表彰她在中泰文学翻译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
房英教授1936年出生于泰国乌汶府,是五十年代归侨报国大军中的一员,先后任教于泰国素林府公立培华学校、海口市第二中学、广西民族大学、漓江学院,从事教学、翻译工作近六十载,桃李满园,著作等身。
房英教授是广西民族大学泰语专业创始人、中国首部《泰汉词典》编委之一,不仅在中国泰语教育、中泰文学翻译等领域享有盛誉,同时还是中国非通用语专业“3+1”办学模式的先驱者、第六届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执委会委员。房英教授的一生与时代洪流息息相关,于广西泰语教育事业功勋卓著,在中泰文学翻译领域成果璀璨。在房英教授身上,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爱国归侨的赤诚之心、师者的仁心和译者的匠心。
六十年来,房英教授不仅为中泰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还为翻译领域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所教之人和所译之书如群星闪烁,璀璨夺目。房英教授从1970年代开始从事翻译工作,早期翻译的文学作品主要用于翻译教学。80年代初首次与高树榕教授合作翻译泰国著名作家、政治家克立·巴莫的代表作《四朝代》,并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出版、1994再版;1991年她再度与高树榕教授合作翻译了泰国作家吉莎娜·阿索信的获奖小说《曼谷死生缘》并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2000年翻译泰国民间故事集《槟榔花女》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2002年再次合作翻译泰国作家维蒙·赛尼暖的科幻代表作《克隆人》,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此外房英教授还翻译了《芸芸众生》、《画面背后》(又译《画中情思》)、《占德拉的故事》等多部文学作品,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正式出版。除了笔译工作外,房英教授还长期担任广西民族大学与泰国高校学术交流活动的口译工作,如1985年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芭妮·衮叻瓦妮教授团队广西壮语调查口译;1986年、1987年朱拉隆功大学与广西民族学院第一、第二次民族问题学术讨论会口译;1989年广西民族学院瑶族课题考察团泰国考察口译;1990年广西民族学院壮族课题考察团泰国考察口译等等。
翻译工作对房英教授而言不是两种文字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再创作,付出的心力、情感并不亚于原作者的再创作。每一部译稿她都精心打磨,认真雕琢,凭借着中泰双母语的语言优势、极高的文学修养、精湛的翻译技术,房英教授将无数经典泰国文学作品完美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不仅增进中国读者对泰国文学的了解,更丰富了中国翻译文学的宝库。
房英教授一生淡泊名利,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和翻译事业之中,这份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最高嘉奖,既是对她翻译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后学的激励。
个人简介
房英教授,爱国归侨。1936年出生于泰国乌汶府,1955年回国深造,1960年考入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64年毕业分配至海口二中,1966年调入广西民族学院(现广西民族大学)外语系担任泰语教师,1985年获副教授职称,1992年获教授职称。1978至1980年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泰汉词典》。1988年至1993年担任第六届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执委会委员。
奖项介绍
“资深翻译家”这一荣誉称号的授予单位为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协会于2001年起分别对从事外事外交、对外传播、社会科学、军事、科技、文学和民族语文翻译并取得突出成就的翻译家进行表彰,肯定了老一辈翻译家为推动我国翻译事业发展和促进中外交流作出的重要贡献,鼓励广大中青年翻译工作者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推动我国新时期翻译事业发展。
(初审:袁开源 复审:廖辉天 终审:郭金世)
个人部分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