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月17日,广西民族大学2024年中秋游园会暨中秋音乐会如期而至。又一年月到中秋,又一年人逢佳节。来自五湖四海的民大师生同逛中秋、共庆中秋、齐感中秋团圆之乐。
逛中秋,游园玩乐百花齐放
秋阳初照大地,秋风微微拂面。9月17日上午10点,随着各摊位上深蓝色的敞篷伞在灯光球场上整齐“绽放”开来,本届“月满中秋,乐游团圆”中秋游园会也正式拉开序幕。
金秋时分,暑气未散,却比不过同学们高涨的热情。本届中秋游园会和我校学生社团招新会同时开展,穿过热闹非凡的招新摊位,记者来到游园会现场,肉眼可及尽是人头攒动,各摊位的趣味游戏和技艺体验应接不暇。五子棋、猜灯谜、飞花令、投壶等摊位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庆中秋,歌舞升平声色俱亮
夜幕降临,明月之下,舞台灯光璀璨,宛若被月光映衬得闪闪发亮。人群仿佛受到吸引,你跟着我、我牵着你,向舞台靠拢,欣赏着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暑假的“礼物”。
玉兔东升照九州,嫦娥起舞弄清辉。伴随经典传统民乐的背景音乐,校礼仪队的十位同学身着传统服饰,带来走秀《月洒霓裳醉中秋》。汉服演员行走时衣袂飘扬,身姿轻盈如风;旗袍演员手提传统灯笼,一颦一笑之间尽显韵味;两位男演员手持长剑和弯弓,舞剑拉弓,气如长虹。
在服装搭配上,《醉中秋》的同学们下足了功夫,把巧思藏进细节之中。穿旗袍的同学手拿灯笼,和穿汉服的同学两两搭配出场。明亮的黄色灯笼像极了中秋圆月,汉服轻柔细腻随风摆动,如翩翩欲飞、奔向月宫的嫦娥仙子。
校礼仪队的黄雯馨透露,由于假期大家各回老家,开学后又很难凑出时间排练,所以直到正式上台前她内心一直很忐忑。好在最终的舞台很成功,台下观众的反响很不错。“今年中秋晚会的这场走秀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不仅展现出我们大学生对传统汉文化服饰的创新,还增强了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琴音悠悠,秋夜的微风,送来一缕茶香与墨香——格茗茶艺社与书法协会共同表演《墨韵茶香》,由同学们在现场展示完整的茶艺流程和书法写作。手腕一提一落之间,铁画银钩。碧绿的茶汤蒸出氤氲热气,尽显茶道魅力。
精彩表演的背后,是无数次的磨合。“因为我和同伴之间需要动作一致,有时会遭遇瓶颈。”茶艺表演者、法学院2023级法学专业蔡昭琦说道。从筹备节目到现场表演,一个月的练习期间,从一开始的小心配合到二人自如一体,蔡昭琦和同伴李晨精益求精,最终呈现出完美的舞台效果。
从台前到幕后,同学们团结配合,齐心协力才促成了晚会的圆满落幕。艺术之美浸润学校,美育思想充实舞台。歌声悠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感中秋,思家忆乡团聚一方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中秋意味着团圆,既可以是家人团圆,也可以是同学、朋友、伙伴间的团聚。
月上柳梢头,游园乐未央。月饼制作是今年记忆体验区的“顶流”,馅料有红、有绿、有紫,究竟是什么味道?要等做好了咬上一口,才能知晓谜底。同学们一人取一颗馅料,饼皮在手心里揉搓,捏压成手掌大的圆盘,再把馅放在捏好的圆盘中心,外皮层层向内收起,放进模具用力按压,再轻轻一推——一颗小月饼就大功告成。
国际教育学院2023级会计学专业王金秋来自山东。在她的老家,每逢做月饼的时候,总能闻到酥香甜蜜的味道。来到广西以后第一次尝到咸甜口味的月饼,但家乡月饼的味道仍令她难以忘怀。“今天做的月饼闻上去好香,让我有种相隔千里吃到妈妈做的月饼的感觉。”
人约黄昏后,音乐会情长。观看完整场晚会后,外国语学院2024级英语教育专业4班张梓君刚军训完的疲惫被一扫而空。“虽然家在本地,但因为军训不太方便回家。本来感觉一个人很孤单,但和大家在学校一起看中秋晚会,共赏明月,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团圆呢?”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从素不相识到亲如手足,这就是妙不可言的缘分。
团圆佳节话团圆,月满人间情更满。“说起团圆,台下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关于中秋的知识呢……”本次中秋晚会的主持人、传媒学院2023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覃婷婷,通过现场提问抢答中秋小知识的方式,让现场气氛达到高潮。作为中秋晚会的主持人,她感受到同学们的热情与青春活力,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和家人团聚的和美氛围。
丹桂飘香庆团圆,万家灯火共婵娟。人在异乡求学两年,来自老挝的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留学生度尼(Touni)这样讲述她眼中的中秋节:“在老挝,我们没有中秋节。我知道中秋节是象征家人团圆的节日,大家会吃月饼,赏明月。”度尼和她的朋友们在游玩中见识了许多中秋节的特色。“我想祝中国的老师和朋友、同学们中秋节快乐!”
月更圆,梦更远。相思情连绵不绝,仰望明月情更浓。
2
9月18日下午,广西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红色歌剧《江姐》民族声乐表演人才培养”开班仪式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兴宇,广西艺术创作中心主任傅滔,广西艺术基金中期监督专家朱创伟、黄朝瑞、蔡央,著名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杨启舫出席开班仪式。
高兴宇在开班致辞中表示,民族音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各民族集体记忆、凝聚共同情感的重要媒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希望各位学员认真学习,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民族特色文化建设的正能量,为广西本土的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歌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广西民族大学民歌学院院长、项目负责人严当当表示,该项目是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民歌学院在艺术基金项目上的一次突破,也是学院科研实力、学科实力等不断提升巩固的重要体现,将对民族歌剧和经典作品的传承、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为新时代中国民族歌剧艺术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杨启舫从编剧和歌词创作者的角度作经验分享。他表示,学习声乐表演需了解唱词和文本创作的有关规律,要善于思考所创的歌词内容及表达方式,同时兼顾文学、历史、哲学等各领域,努力做一个博学多才的艺术家。广西民族大学民歌学院选择复刻这一红色经典,可见其站位高远,胸怀宽广,魅力独特。
百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院长刘丽萍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表示,将珍惜每一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深入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进而用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3
9月19日上午,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巫家世,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和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陈建军一行到广西民族大学看望慰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龚永辉教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韦仕珍陪同慰问。
巫家世详细询问了龚教授工作、生活和身体情况,感谢龚教授近年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韦仕珍表示,广西民族大学将会继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建设,为提高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4
9月20日下午,“相思湖大讲坛”第129期——“读懂‘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主题讲座在相思湖校区图书馆13楼学术报告厅举行。讲座由学校关工委副主任万辅彬教授主讲,校团委副书记吴家荣主持讲座,学校关工委、校团委、广西学联代表及各学院师生代表参加讲座。
万辅彬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跟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以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五个方面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他指出,“站起来”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探索,建立新中国,实现工业、科技、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地位。“富起来”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四个现代化”,鲜明特征是改革开放,突出标志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著成就是经济快速增长和实现全面小康。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人民“强起来”,取得历史性成就。
万辅彬希望同学们自觉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加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建设中,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会上,万辅彬教授与学生交流互动,学生代表为其献花,并合影留念。
5
9月21日, 2024年化学教育微格教学论坛暨第十三届高校化学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测试活动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韦仕珍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孟宪凯教授,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华教授出席活动。
韦仕珍作开幕式致辞,代表学校向各位专家、老师和参赛选手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她介绍了广西民族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建校72年来的办学成就以及化学化工学院的基本情况。韦仕珍希望选手们展示精湛教学技艺,并期待各位专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为我校师范专业建设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孟宪凯表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致力于师范生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专注于教育教学训练、方法和理论的完善。他指出,本次活动旨在为师生们提供交流平台,希望同学们以积极的态度和面貌展示出教学素养与教学风采。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承办,共有来自全国65所高校的95名教师、273名本科生、61名硕士生参加。
(初审:袁开源,复审:廖辉天,终审:郭金世)